潘氏淵源

| | Comments (0)

資料來源: 潘:南北兩大淵源

  在我國民間,潘姓,一直是一個為人所熟知的姓氏,歷史上的著名美男子潘安,"步步
生蓮花"的絕世美人潘妃,乃至專門跟楊家將作對的潘仁美等,都是老少咸知的著名人物。

  歷史悠久的古姓
  這種現象,當然也間接說明了潘姓的古老。實際上,潘姓的確是一個其有悠久歷史的中
國姓氏,早在三千年以前的春秋時代,就有人開始以潘為姓,並且,潘姓的始祖,還是出身
于光彩奪目的周朝王室。
  關於潘姓的姓源,《姓纂》上面是這樣記載的:"周文王后畢公之子季孫,食采于潘,
因氏焉。有廣宗,河南兩望。"
  畢公,就是畢公高,是周文王的第十五個兒子,被他當天子的兄弟武王封在畢地,也就
是現在陝西省長安和成陽以北的一帶。後來,他又讓自己的兒子季孫食采于潘,於是,後來
周文王的這一支子孫就按照當時的習慣,紛紛以國為氏,統統都姓了潘,潘姓的最早發源地
,當然也是在陝西的北部。大約四、五百年以後的春秋時代,南方的楚國又有人以潘為姓,
這是根據《姓氏尋源》的記載。《姓氏尋源》上是這樣說的: "楚公族羋姓之後,以字為氏
,潘崇是也。" 這一支潘氏,很顯然是顓頊帝高陽氏的後代,他們的發源地,大致是在今安
徽、江蘇、浙江一帶。
  分別發源於我國南方和北方的兩支潘氏,姓源雖然看起來有所不同,但認真推溯起來,
根本都是黃帝軒轅氏的後代。因為,周文王固然是黃帝的姬姓嫡裔,而楚國所出的羋姓則是
傳自黃帝之孫顓頊,在血統方面實際上同出一源,沒有太大的分別。

  潘姓多源于楚國
  不過,後世卻有許多人認為,我國的潘姓主要是源自南方的楚國,《通志氏族略》就是
采認這種看法的,該書指出:"潘氏,楚之公族,未詳其始……晉亦有潘父,恐自楚往也。"
  《通志》所持的這種看法,正確性可能是相當高的,因為,歷來在古藉上出現的春秋時
代的潘姓古人,幾乎統統都是楚國的人物,譬如,《史記》所提到過的潘黨和潘尫,就全是
楚國的大夫。所以,如果說以後中國的潘姓主要是曾經在春秋時稱霸的楚國的後代,應該也
是未嘗不可。
  潘黨和潘尫,是最早在我國歷史上出現的著名人物,不但證明了潘姓的古老,也留給了
後世子孫無盡的光彩--潘黨,是楚國的大夫,也是一名勇猛的戰將,據傳,他與養由基練武
不輟,深受楚王的激賞,曾經讚美他們說:"君有二臣如此,何憂于戰!" 潘尫,則是曾經為
楚莊王出奇計破滅庸國的大將。

  漢晉間人才輩出
  漢代以後,潘姓的知名人物不絕於史書,堪稱濟濟多士,譬如,三國時代東吳的名將潘
浚和潘璋,就是千百年來民間所熟知的人物--潘浚曾經為孫權大破五溪蠻,信賞必罰,獲虜
數萬,使得事變自此衰弱,與蜀、魏鼎足而三的孫吳得以無後顧之憂;潘璋,則曾屢平寇盜
,領兵數千而所在常如萬人,大家都熟知的《走麥城》的故事中,關公父子就是被潘璋所捉
並加以殺害的,後來,平劇裏還有另一出《活捉潘璋》的戲,演的是開公顯聖,潘璋被活捉
的故事,當然,這根據的也是《三國演義》,與事實並不相符,因為,根據《三國志》的記
載,潘璋建此大功之後,曾被封公,榮華富貴了一輩子呢!
  "貌比潘安",是大家都懂得應用的一句話,用來形容姿容美好的男子。這位潘安,就是
晉代的大才子潘岳,因為他的字為安仁,所以才會被喚作潘安,結果,後來潘安兩個字反而
比他的原來名字要響亮些。這位歷史上出了名的男子究竟是美到什麼程度,後人很難從文字
上的形容揣摩出他的實際容貌,但是據傳他常常挾彈出洛陽道,婦女見到了都聯手縈繞,並
又投之以果,則當時他以美貌風靡女性的情形,實在不難想見。後來,有一位詩人楊億也曾
寫詩形容當時的情形說:"猶記潘郎擲果時"。

  絕世才華潘安仁
  實際上,潘岳之所以留名於史籍,並不僅僅是由於他的美姿容而已,主要還是因為他的
絕世文學才華。他的文章文辭豔麗,與當待的陸機、謝靈運、及顏延之齊名,現在一般人常
用的《賦閑》一詞,就是出自他所作的《聞居賦》,大詩人駱賓王還作詞讚美他是"潘、陸
詞鋒絡繹飛"呢!
  "潘"這個字,是由一個"番"字加上水旁組成的,所以常常有人會對姓潘的人開玩笑說,
他們的祖先一定是住在水邊的潘人。實際上,潘姓是最正統的黃帝後裔,已如上述,然而,
到了南北朝的時期,卻的確有外族冒姓為潘,所以此後的潘姓,也有一小部份並非黃帝的後
代。這段記錄是見諸《魏書官氏志》的:"改破多羅為潘氏"。
  宋代的大將潘美,也是我國民間家喻戶曉的人物,不過大家對他的印像都不好,把他列
入"壞人"之林,當然,這主要是因為在著名的"楊家將"故事中,"潘仁美"扮演的是反派的角
色,處處跟楊家過不去的緣故。

  宋初的名將潘美
  實際上,這真是冤枉了他了。正史上的潘美,是宋大祖趙匡胤的一名大將,戰功輝煌異
常,曾經在大祖受禪之初,為宋室收復兇悍的陝帥袁彥,而鞏固了趙家的天下。後來,他並
又平定澤路揚州,下江南廣東、雲南,以大功累官至忠武軍節度使,還被封為代國公。像這
樣一位傑出的名將,竟被"楊家將"的作者,隨便地在他的名字中加個"仁"字,就把"潘仁美
"塑造成了一個反派的角色。
  宋代,潘姓的知名人物相當不少,而以潘大臨、潘異、潘中等人最享盛名--潘大臨,就
是與蘇軾、黃庭堅交好,以一句"秋來景物件件是全句"而傳名後世的大詩人,潘翼,是貫穿
諸子百家之書,凡禮樂、制度、傳注、雜說,乃至天文、地理無所不通,無所不精,他的學
生王十朋曾時時感歎不能竟其學的大學者;潘中,則是當徽、欽二帝被執,曾經拜詔泣涕,
有過許多可歌可泣事蹟的著名忠義之士。

  明清多學人名士
  明清以後,潘氏也是名士輩出,譬如,明代曾教民行朱子家禮,躬行郊野勞疾問苦,為
此後的"父母官"塑立良好典型的名臣潘府;清代曾奉詔纂修明史,學問淹貫,既工詩文,又
長於史學,並又旁及曆法、算術的大學者潘來;乃至以金石收藏著名,光緒年間曾官至工部
尚書,勤政愛民,所至有聲的潘祖蔭等,都是為潘家子弟創造光輝的先人。
  我國南方福建的潘姓,據傳是從河南光州(今潢川縣)來的,最初是在漳州詔安五都繁
衍,只是開於他們的遷移年代和經過,卻缺少確實的資料可查,這對於福建和臺灣的眾多潘
姓來說,無疑是一項很大的遺憾。
  不過,潘姓自閩遷台的資料,卻十分的完備,據臺灣省文獻會表示,他們來得很早,也
來得很多,怪不得臺灣的潘姓人士,處處可見。

  臺灣處處有潘姓
  省文獻會所提供的潘姓入台資料是這樣的:永厝廿八年,有一位潘涉曾在旗後蓋寮捕魚
;康熙廿年,有潘、蔡、王、洪、李、白六姓,倡建今高雄市旗後媽祖宮;有潘冬隨淡水通
事賴科,入崇文(今花蓮縣)說番輸賦;乾隆末年,有漳州人潘盛清、潘恭人入墾今臺北縣
石門鄉的德茂、富基、七股三村,以及有潘碧公入墾同鄉的老梅村;嘉慶七年,有潘腎文入
墾今宜蘭縣羅東鎮;道光廿年,有潼州人潘定民倡建今臺北縣士林鎮的惠濟宮;咸豐初年,
又有安溪人潘海恙等十一人,入墾今臺北縣坪林鄉漁光村。
  現在,以人數上來說,潘姓是臺灣的第三十一個大姓,而且大多聚居在北部的臺北縣一
帶,跟當初他捫的移民路線比較起來,就顯而易見這種情形不是偶然的。

Leave a comment

March 2009

Sun Mon Tue Wed Thu Fri Sat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About this Entry

This page contains a single entry by Pank published on February 23, 2005 8:44 PM.

Set IE View Source to default program (Notepad) was the previous entry in this blog.

Application Layer Packet Classifier for Linux is the next entry in this blog.

Find recent content on the main index or look in the archives to find all content.